北京外国语大学爱尔兰研究中心教师张珺涵、英语学院辅导员宗辰带领“墨绿之约,丝路新篇”海外实践团共10人,赴爱尔兰进行为期10天的爱尔兰调研之旅。本次实践旨在研究中国在爱尔兰海外影响力,调研团于当地时间1月23日晚抵达爱尔兰科克,1月24日正式访问科克大学。

在科克大学,历史系教授希拉姆·摩根(Hiram Morgan)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众人介绍了科克大学的历史、成就,指点了各处建筑的功用,随后带领成员参观科克大学的旧址——The Quadrangle,及其陈列在其走廊上的爱尔兰最大的欧甘文石碑展品。

数块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灰白石料,多呈矩形或锥形,深受侵蚀的表面上隐约可见盖尔体古文字。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远航,涉渡爱尔兰的科克,从一种盛而久之的沉淀到更为年轻的文明,当教授说出这些久经风雨的石碑的历史,中国人或许能更为真切地体会到其中时间的流逝。


随后实践团一行与科克大学国际处负责人进行座谈,科克大学北京代表处主任张蓓,副主任李鹏出席本次座谈会。科克大学国际处负责人对科克大学优势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本硕联合培养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希望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科克大学北京代表处的老师也表示,北外拥有丰富的外语资源优势,希望双方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在暑期交流,海外实践等方面进行合作。最后张珺涵老师对英语学院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进行介绍,就未来双方在留学交换,暑期实践等多方面合作进行商议,为之后双方合作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午后,实践团邀请到四位就读于科克大学历史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以及六位科克大学孔子学院的同学进行访谈,对成员们如一带一路的合作前景、对中国有何兴趣、爱尔兰与中国的历史了解等问题进行了问答,让同学们对于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有了更进一步、更真实的认识。

同时,张珺涵老师以及宗辰老师在科克大学布尔图书馆休息室与摩根教授就中爱学术环境、爱尔兰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爱尔兰语语料资源、文献研究数字化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实践团一行前往科克大学孔子学院,科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黄俊逸进行接待。随后实践团在孔子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科克大学孔子学院,对正在课堂中的六名新学生开展了现场访谈并送出中国特色礼物。张珺涵老师与宗辰教师则在孔子学院教师的指引下参观了图书馆。

在座谈会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中国的海外影响力仍然有限,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不了解中国,甚至国际关系学院学生也只是背诵官方对中国政策的解读,没有个人想法;且中国海外形象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崛起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中爱合作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两种话语体系的争锋和共处需要更长时间更多代人的共同努力;孔子学院的学生也并非全然对中国、中文或中华文明感兴趣,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学习中文的原因是学习了日文,对日本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要如何进入、以何面目进入西方话语体系,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把握和平的发展湍流仍是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