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Máire Ní Mhaonaigh教授讲中世纪爱尔兰地名典故诗
9月19日下午,剑桥大学盎格鲁—撒克逊、古诺斯和凯尔特系玛丽·妮梅妮教授(Máire Ní Mhaonaigh)应北外爱尔兰研究中心邀请,在北外英语学院111会议室举办了题为《景观的命名:解读中世纪爱尔兰地名典故诗文本》(Naming and Claiming the Landscape: Reading Medieval Irish Dinnshenchas Texts)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北外爱尔兰研究中心主任陈丽教授主持,爱尔兰语教师张放、英语学院爱尔兰研究、英美文学等方向的硕士生以及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者参加了该讲座。
玛丽·妮梅妮教授首先为“地名典故诗”作了词源解释:现代爱尔兰语Dinnsheanchas或古爱尔兰语Dindshenchas是由dind“山,名胜”和senchas“知识,典故”两个词构成的合成词,这类体裁的文本包括共计约10700行的散文和韵文,提及了约300处爱尔兰地名和自然地理的典故。中世纪欧洲的典故类文本最早可以追溯至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Isidore of Seville)的《词源学》(Etymologiae)一书,中世纪早期的爱尔兰也受到这一影响。接下来妮梅妮教授通过文本举了一些地名诗的例子。例如,地名典故诗中有一首关于博因河的诗歌,认为博因河(Boand / Boyne)一名源于“白牛”(Bó-find),还在诗中将博因河与英格兰的塞文河、罗马的台伯河、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联系起来,并通往冥界,然而妮梅妮教授指出,这首诗歌实际上是11世纪上半叶塔拉山之王(相当于中世纪爱尔兰的盟主)迈尔·谢赫纳尔·麦克多纳尔(Máel Sechnaill mac Domhnaill)所资助的职业诗人库安·奥洛斯汉(Cúán ua Lothcháin)所作,诗人明显有通过该诗赞美塔拉山之王的政治意味。妮梅妮教授指出,地名典故诗歌或散文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地名典故本身的范畴,具有了中世纪爱尔兰的政治颂扬的含义,而且其内容并不局限于爱尔兰,而是受到了欧洲大陆和基督教文本的影响,体现了文本的开放性。
妮梅妮教授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让在座师生受益匪浅,接下来在座师生提出了中世纪爱尔兰地名典故诗与爱尔兰人的认同问题、《山海经》与爱尔兰地名典故诗的比较、中世纪口耳相传的传统与书面文献之间的关系、地名典故诗的研究文献与方法等问题,玛丽·妮梅妮教授一一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讲座和讨论令在座师生意犹未尽,他们纷纷对玛丽·妮梅妮教授表示感谢。
玛丽·妮梅妮教授与北外英语学院师生合影留念